產後兩週左右有3-5%媽媽會發生脹奶疼痛,塞奶、硬塊持續未排出,便會變為非感染性乳腺炎,此時媽媽胸部會有紅、腫、熱、痛、壓痛和輕微發燒,若不疏通,加上細菌感染就會演變成感染性乳腺炎。

 

什麼是乳腺炎?

除了局部非常疼痛的硬塊、皮膚發紅外,媽媽還會有發燒(>38度)症狀及疲憊的感覺。

輕微症狀為乳房紅腫熱痛。

嚴重乳腺炎包含發燒、倦怠、畏寒等,若久未緩解恐乳腺化膿。

 

•非感染性乳腺炎/阻塞性乳腺炎:當乳汁沒有移出,堆積在乳房內可造成乳房組織發炎。

•感染性乳腺炎:乳房組織受到細菌感染,經常是來自於破皮的乳頭傷口。

 

造成乳腺炎的原因

乳汁移除過少

原因:

*奶餵得次數不夠多

當媽媽很忙碌時或寶寶比較不吃奶時,可能是開始睡過夜、餵食不規律、出外旅遊或厭奶、快速離乳,當寶寶乳房含得不好,吸奶姿勢不正確,只吸出部份乳房的奶水或是不認真喝奶,乳汁就會淤積在乳房內,導致塞奶、硬塊。

*壓迫或乳腺阻塞

媽媽的衣服或胸罩太緊或是躺著,壓到乳房也會阻塞一部份輸乳管、媽媽在餵奶時用指頭壓住部分的乳房會阻塞奶流、大乳房因為乳房垂使得下面部份引流較差

 

預防方式:

*一開始平均2-4小時要餵奶/擠奶

*確認含乳姿勢

*卵磷脂降低母乳中乳汁的黏性,讓脂肪避免結塊或過於濃稠,預防乳腺阻塞

*記得只要乳房覺得脹奶不適,就要適當的以手擠奶或擠奶器移除乳汁

*乳房較大的媽咪可以用毛巾墊高乳房哺乳

 

免疫保護力減少

原因:

*媽媽的壓力及過度工作,產後的媽媽因為餵奶或和寶寶作息還沒找到平衡,使得媽媽沒法好好休息,因此減少餵寶寶的次數及時間,且心理壓力和疲勞增加也會影響生理導致免疫力下降。

*乳房外傷:媽媽擠奶/餵奶姿勢錯誤,如,喝完奶睡後媽媽硬拔乳頭,寶寶未正確含乳僅吸吮乳頭,或媽媽疲勞使乳頭向下拉,均會造成乳頭皸裂。另外寶寶長牙、不當使用吸奶器(壓力過大)及突然改變餵奶的次數和時間,也容易發生乳頭受傷,有時候突然的撞擊或意外地被較大的孩子踢到也會導致發炎的乳房受傷。

 

預防方式:

放鬆心情,尋求專業協助哺乳姿勢和含乳,對自己有信心及學會正確的哺乳很重要。

 

細菌入侵

原因:

媽媽皮膚及寶寶嘴巴的細菌由乳頭皸裂處進入乳房導致乳腺炎。

媽媽手上或是乳房皮膚都有細菌,包括金黃葡萄球菌和鏈球菌,而寶寶的嘴巴內也會有致病的細菌存在甚至黴菌,偶亦會造成乳腺炎的致病源。

 

預防方式:

*哺餵前要記得洗手、乳頭護理及器具清潔

洗手可以降低手上的細菌減少感染的風險,而有時乳汁會乾掉凝集在乳頭上形成細菌的溫床,用清水清洗乳頭可以降低黴菌感染以及傷口發炎的機會。如果已經明確看到傷口時,以手擠奶或擠乳器移除乳汁,避免寶寶口腔內的細菌造成感染。

*補充益生菌

身體從孕中後期開始,益生菌透過腸-乳途徑(entero-mammary pathway)進入乳腺形成了母乳菌,L. fermentum(F菌)有助於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及泌尿道感染,在哺乳餵養中扮演重要角色,因L. fermentum有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有效緩解乳腺炎,緩解乳房的腫脹、疼痛等症狀,提高母嬰的免疫力和腸道健康。

 


如果發生乳腺炎、乳頭破皮情形可以看婦產科或是乳房外科醫師。一般乳腺炎在用藥後(用藥還是可以哺乳,停餵母乳會加重乳腺炎的情況),發燒的情形通常在24小時內消失,疼痛在24-48小時內消失,皮膚發紅及乳房硬塊在數天至一週內消失。

arrow
arrow

    mama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