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質是胎兒牙齒、骨骼發育的重要元素之一,平常吃不夠還沒感覺,足月胎兒身體中含鈣25-30 g,媽媽每日約有200-300 mg鈣供給寶寶發育,當寶寶開始大量從媽咪身上拿走營養素的時候就很有感囉!

依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表顯示,一般成年人與懷孕女性,每日建議鈣質攝取量皆為1000毫克,國人飲食習慣有8成有缺鈣的問題,平均正常飲食每天才攝取500~600毫克的鈣。

 

孕婦缺鈣症狀

孕婦缺鈣通常表現為腰酸背疼、失眠睡不好,還有常見就的是肌肉痙攣,引起小腿抽筋以及手足抽搐或手足麻木,也可能與妊娠高血壓相關,往後還會埋下導致骨質疏鬆的後遺症。

抽筋:鈣質是穩定肌肉神經細胞的關鍵元素之一,肌肉神經細胞一旦缺乏穩定就會不正常放電導致抽筋。而鈣也是肌肉傳遞訊號的重要媒介,當肌肉無法順利傳遞訊息,便會開始痠軟無力、不正常抖動。正因如此,鈣質缺乏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小腿抽筋,有人還會合併肌肉抖動、關節痠痛無力。

失眠、淺眠:鈣質對大腦神經細胞有安定的作用。鈣質攝取不足會影響睡眠品質,讓人不易熟睡或容易清醒,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常說睡前喝杯熱牛奶可以幫助睡眠,目的就是為了補充鈣質。

牙齒鬆動…不一定是缺鈣:老一輩的人常說「生一個孩子壞一顆牙」,其立論點在於孕期大量流失鈣質會導致牙齒鬆動、牙齦浮腫。孕期牙齒出問題大多不是缺鈣,而可能是牙周病,此時看牙醫會比補鈣更直接解決牙齒的問題。

 

高鈣食物該怎麼吃?

第一名 乳製品

乳製品為補鈣CP值的第一名,一杯240mL的牛奶就含有高達240毫克的鈣質,例如:牛奶、優酪乳、起司皆含有豐富的鈣質,建議每天攝取1~2杯,即可補足240~480毫克的鈣質來源。

第二名 豆製品

因為豆腐、豆干製作時會添加石膏、鹽鹵等含鈣的凝固劑,因此豆製品的鈣含量也很豐富,每100克豆干含鈣量為685毫克、傳統豆腐含鈣140毫克。重點在於豆製品凝固劑,所以豆漿、嫩豆腐鈣含量其實不高唷!

第三名 堅果種子

講到富含鈣質的堅果種子,第一名非芝麻莫屬。一般而言深色的食物營養價值會比淺色的高,黑芝麻的鈣含量(1456毫克)是白芝麻的20倍,所以黑芝麻比白芝麻更適合做為補充鈣質的來源。

第四名 深色蔬菜

深色蔬菜、藻類鈣質含量較豐富,做菜時不妨多多使用芥蘭(238毫克)、莧菜(156毫克)、紅鳳菜(142毫克)、綠豆芽(147毫克)、菠菜(192毫克)等高鈣的蔬菜。

第五名 帶骨帶殼的海鮮

蝦米、小魚乾(2200毫克)、蝦皮等連殼帶骨的海鮮含有較多鈣質。

其他

全穀根莖類鈣質含量普遍較低,並非主要補鈣來源,不過仍可以選擇燕麥、綠豆、紅豆、蓮子等全穀類來補充鈣質,它們的鈣含量比白米多一點。

種類

50-100mg

101-200mg

201-500mg

>500mg

乳製類

 

低脂鮮奶、低脂保久乳、高鈣牛奶、脫脂高鈣牛奶

 

奶粉、羊奶粉、羊乳片、乳酪

豆製品

米豆、豆腐皮、蠶豆、花豆

黑豆、黃豆、豆鼓、綠豆、傳統豆腐、杏仁、紅豆、腰果

干絲、凍豆腐、黃豆

小方豆干

堅果種子

白芝麻、杏仁粉、核桃粒

紅土花生、花生粉、蓮子、開心果

杏仁果、無花果

黑芝麻、黑芝麻粉、芝麻醬、芝麻糊、山粉圓、愛玉子

深色蔬菜

海帶、芥菜、油菜花、甘薯葉、白鳳菜、青江菜、空心菜、菠菜、高麗菜、黑棗、葡萄乾、紅棗、芹菜、雪裡紅、桔子

鬨莧菜、薄荷、九層塔、莧菜、綠豆芽、紅鳳菜、藤三七、川七、小白菜、油菜、黃秋葵、紫菜、龍眼乾、黃冠菜

黑甜菜、芥藍、山芹菜、洋菜

髮菜、香椿

帶骨帶殼的海鮮

紅蜻蜓魚、小龍蝦、白口、紅蟳、斑節蝦、干貝、螳螂蝦、草魚、海鰻

蝦蛄類、牡蠣、文蛤、鹹小卷、劍蝦、牡蠣干、蝦仁

旗魚鬆、金錢魚、薔薇離鰭鯛

小魚乾、蝦皮、蝦米、魚脯

全穀根莖類

綜合穀類粉、蒟蒻

糙米片隨身包、加鈣米

麥片

養身麥粉

每100g食物含鈣量(備註)

 

孕婦鈣推薦

但依照國人飲食習慣,若只從食物攝取鈣,往往很難獲取足夠的鈣質。雖然乳製品在含鈣食物排行榜高居首位,但牛奶、起司並不是亞洲人的主食,豆製品也容易引發脹氣。如果天然食物難以補充足夠的鈣質,每天就需要額外攝取至少500毫克的鈣片,也需要注意鈣片的選擇。目前市面上的鈣片大致可分成碳酸鈣、檸檬酸鈣、磷酸鈣、胺基酸螯合鈣、乳酸鈣等幾個種類。

鈣片種類

來源

含鈣率

吸收率

特色

碳酸鈣

天然/合成

40

27

  1. 含鈣量最高,吸收率低。
  2. 有天然來源及合成碳酸鈣。天然來源成本高,合成成本低。
  3. 珊瑚鈣、貝殼鈣、珍珠鈣等皆屬碳酸鈣為主的天然鈣質來源,依結構及其他營養素交互作用會影響其吸收率。其中珊瑚鈣因有機離子化特性吸收率可高達70%
  4. 需胃酸作用,故隨餐或飯後補充利於吸收。
  5. 一般大眾最常用的鈣質補充品。

海藻鈣

天然

30~35

39

  1. 生物利用率好,成本高,含鈣率約33%
  2. 天然來源,富含鎂(2.2-2.9%)及其他人體需要之礦物質。

乳酸鈣

天然

13

29

  1. 鈣離子含量低,易溶於水
  2. 來源多為奶製品,例如牛奶、優酪乳等
  3. 生物利用率低於檸檬酸鈣且成本高,非常見的鈣質補充劑。

檸檬酸鈣

合成

21

35

  1. 生物利用率好,成本高,含鈣率約21%。如果要攝取同樣重量的鈣,檸檬酸鈣的量就必須要比碳酸鈣多將近一倍。
  2. 溶解性佳,不需要胃酸活化吸收。
  3. 檸檬酸鈣在血液中的溶解度比產生結石的草酸鈣為高,而達到預防產生草酸鈣結石的功能。

胺基酸螯合鈣

合成

15~18

80

  1. 吸收率>80%,鈣離子含量低,貴。
  2. 不受其他影響因子而降低吸收
  3. 無腸胃道副作用

磷酸鈣

合成

39

25

  1. 非一般的鈣質補充劑,多半用在醫療範圍。
  2. 易產生腸胃問題,噁心、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祕的副作用

葡萄糖酸鈣

合成

9

27

  1. 由葡萄糖(glucose)電解後和碳酸鈣作用產生的。
  2. 醫療用來治療中度或潛伏性的血鈣過低,有口服型式和注射液。
  3. 鈣含量極少,不適合在需要補充大量鈣質的孕期服用。

天然來源的鈣質吸收率不比鈣片差,同時還能獲得其他營養素及礦物質,補鈣方式建議以天然為主、鈣片為輔,非特殊需求就少吃化學合成品。鈣吸收率不是唯一的指標, 要懂得加入含量作綜合評估。但安全也很重要,應檢視其來源、是否通過重金屬檢測以及標示是否完整。

 

正確補鈣有技巧

若排除副作用干擾、在適當時機攝取,其實各類型鈣片並沒有太大差異,像鈣片和液態鈣的吸收率其實差不多。除了鈣質來源,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鈣質的吸收,例如:吃的量、時間點和其他營養素交互影響。

1.孕期補鈣最好分次補充

由於身體的鈣質吸收上限一次是500毫克,若一下吃進過量的鈣,之後鈣質吸收率就會降低。最好分次補充鈣質,比方早晚各喝一杯牛奶,三餐飯後各吃一次鈣片,讓身體可以充分吸收。

2.起床睡前、隨餐飯後吃鈣片效果最好

因為身體主要吸收鈣質的部位是十二指腸,碳酸鈣、磷酸鈣需要胃酸解離才能釋出鈣離子,飯後胃酸分泌增加,此時補鈣效率最高。

起床或睡前血鈣含量較低,身體會代償性增加吸收,加上孕媽咪常常會有睡不好或半夜抽筋的狀況,所以睡前也是一個很好的補鈣時機唷!

3. 其他營養素與鈣質競爭吸收率

含草酸、植酸、高鈉、油膩的食物皆會影響鈣質吸收;高鐵食物會和鈣質競爭;茶、咖啡等利尿飲料也會讓鈣質流失,食用補鈣食物時應避開這些影響鈣質吸收的食物。相對的維生素D、鎂、蛋白質(如:酪蛋白磷酸胜肽)或是乳酸、維他命C等可以增加鈣質吸收。跟對食物一起吃,避開會影響吸收的,趨吉避凶也是一個小撇步唷!

 

常見Q & A
Q.鈣質是否會造成結石?

構成結石的鈣質是草酸鈣,因此吃太多菠菜、地瓜、巧克力、花生等高草酸的食物的確有可能形成結石,但鈣質並不是造成結石的主要原因。

Q吃太多鈣會讓胎盤鈣化嗎?

目前醫學界沒有明確證據指出胎盤鈣化和補鈣有關,胎盤鈣化主要是因為體質、胎盤功能老化、抽菸或吸入二手菸所致。

Q補鈣過量會怎麼樣?

成人一日鈣質攝取上限為2,500毫克,若超過2,500毫克,會讓腸胃蠕動變慢進而產生便秘,甚至部分體質敏感的人會結石的狀況,更甚者會因為刺激神經細胞和肌肉活化而引發心臟病。加上鈣質會影響鐵、鋅、鎂等其他礦物質吸收,所以補鈣並不是愈多愈好。

Q液態鈣是什麼?

補鈣的產品形式有多種,主要有片劑、粉劑、沖劑、膠囊等,液體鈣只是其中的一種。顧名思義,液體鈣就是先將鈣溶解在液體裡,溶解好並不代表吸收快,還是要看它主要的鈣質來源才能確認鈣含量及吸收度。

Q.喝大骨湯,可以補鈣嗎?

大骨湯鈣質溶出率低,與同份量的牛奶相比,含鈣量不到牛奶的1/10,鈣質攝取有限,而且也有可能有加重重金屬攝取的可能唷!

 

備註:

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含量標示為每100公克食物內含有的鈣質含量。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macare 的頭像
    mamacare

    母牛媽媽加油站

    mama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